找到相关内容190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本觉”逻辑:中国宗教共时态

    ,是儒佛道哲学的“公共模型”,儒佛道哲学的发展史因此呈现为“本觉逻辑”共时态建构史。孟子“良知本心说”及《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论”是“本觉”逻辑的典范理论。在现代性视域中,“本觉”逻辑被持续重建,并在观念生态学意义上由古典样态向现代样态转变:它一方面被改造为激进的现代性“革命”话语,另一方面则酿就了“西方中心主义”知识体系下的“反转式”现代中国宗教哲学。  关键词:本觉 中国宗教 孟子 大乘起...

    蒋海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4856751.html
  • 欧阳竟无的孔学论观——以佛解儒的一个例证

    尤其到了晚年,欧阳先生在大力提倡孔学的同时,又以其深厚的佛学功底对孔学作了深入解说,成为中国佛教史上以佛解儒的重要代表之一。本文则从会通孔佛、《中庸》解、《大学》、《孟子》、《论语》解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认为其出自孔子之孙子思之手。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为其中之一。从师承关系上看,子思学于曾子,而孟子又学于子思,故苟子称其为“思孟学派”。《中庸》在儒家经典中还一向以难解著称,对其作注释者,古今...

    萧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74467206.html
  • 儒家修养论今说*

    同角度说明人与动物区别的论述,则对于全面把握人的本质都还是有其理论价值的。  中国古贤们在上述各种理论中,更强调的是把是否具有伦理观念和道德意志作为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如孟子说:人与禽兽的差别只有那么一点点,一般人常常轻易地丢弃它,而君子则牢牢地保住它[1]。这一点点的差别就在于人是具有伦理意识、道德情感的。所以,孟子又说:没有恻隐之心,没有羞恶之心,没有辞让之心,没有是非之心,是不能称作人的...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3142648.html
  • 认知与价值

    ,从而各守其份的维系住社会的整体秩序与人际的和谐关系。因此,《论语?雍也》中即言:“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若就承袭孔子的思想而又各有所发挥的孟子与荀子而观,荀子是更具体而明确...,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同上)。   然而相较于荀子著重理性思辨,强调向外学习[10];孟子则著重直觉体认,强调向内自省,主张“反身而诚”(《孟子?尽心》)。...

    袁信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75370684.html
  • 印光法师答:学佛后境遇不佳该如何做?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而人之祗承天者宜顺受也。然孟子所谓大任,乃世间之爵位,尚须...

    印光法师

    念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9/22002315892.html
  • 论儒家

    22]在孔子看来,他更倾向于重用那些清贫子弟。有鉴于此,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23]善于教化,就能够得民心...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论语·学而第一》引用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孟子·梁惠王第一》引用了"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孟子·公孙丑第二》引用了"自...

    恒毓(博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55743096.html
  • 李炳南答:学佛的好处,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吗?我是想求真理,才看了几本佛经,半懂不懂,又看佛教杂志,虽然看懂的多,里头却有对各宗教互相攻击的文章,更有佛教出家人与在家人互相打架,我心里却有怀疑。请你先生给...

    之能力。昔佛在世,大智大辩,城东老母,誓不见佛,乃自绝于佛,非佛绝彼也。又世贤孟子云,‘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两语亦请细玩其味。...

    李炳南

    |析疑|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9105012827.html
  • 关公护法

    如此赫濯,然且倾心归向,则佛法之广大,不待辩而可知矣。孟子以伯夷、太公为天下父,曰:“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余于二帝亦云。 ...

    佚名

    |关公|护法|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18014517724.html
  • 知义法师答:为什么要向塑画的佛像烧香礼拜?

      知义法师答:佛有法身、报身和应身。法身佛只有诸佛才能看见;菩萨可以见到报身佛;释迦佛的应化身,我们的福薄,也看不到。现在为了表示我们对诸佛菩萨的崇敬,所以方便的用塑画的圣像,来作代表。这个道理和军中射击的‘人像靶’一样,虽然不是真的敌人,但是用来练习射击,将来必能收到杀敌制果之效。孟子也说:‘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习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

    知义法师

    知义法师|因果|三宝

    http://www.fjdh.cn/fjask/2008/02/18532520626.html
  • 印光法师答:为什么学佛穷达皆可兼善天下?

    印光法师答: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此约世间法论也。若约佛法论,达固可以兼善,穷亦可以兼善。严持戒律,敦笃伦常,以身率物,俾一切人相观而善。待其欣欣向往之心发,则示之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理事。心本是佛,念佛往生,方可亲证之因缘。凡有心者,谁不乐从。故古高僧,随所到处,每多归依。较之王政教化,其益为深。(三编卷三憨山大师年谱疏序) 更多印光法师佛教问答 ----------...

    印光法师

    法师|兼善天下|佛教|因缘|什么

    http://www.fjdh.cn/fjask/2008/10/20395330537.html